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17
1、2007年年初中央電視臺隆重推出了大型系列記錄片《大國崛起》,探討了近代以來世界大國的興起過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有益的借鑒。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年份 | 世界貿易總值 | 英國(連同殖民地) | 法國 | 德國 | 美國 |
1835 | 145 | 33.8(52.4) | 15 | 21 | 12.8 |
1870 | 374 | 91.8(140) | 45 | 42 | 34 |
⑴從材料一可以看出19世紀中期英國在世界貿易中處于怎樣的地位?分析導致這種地位的主要原因。(6分)
地位:英國在世界貿易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2分)
主要原因:工業革命的推動;擁有最廣大的殖民地。(4分)
材料二、美國獨立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更替代歐洲,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綜觀美國的發展史基本上是在和平中崛起的。美國崛起后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遭到很多挫折,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幾乎使美國資本主義走到了盡頭。
⑵為了應對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美國在政策方面進行了怎樣的調整和創新?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調整和創新:實行羅斯福新政,政府全面加強對經濟的干預,調整金融、農業、工業、社會福利方面的各項政策,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3分)
影響:開創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了世界經濟理論的變革,為二戰后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借鑒。(4分)
材料三、"中國的發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們要走一條和一些大國不一樣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文化,源遠流長的文化,這種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為貴,就是和的文化。"……"中國是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們的發展,不應當也不可能依賴外國,必須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這就是說,我們要在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更加充分和自覺地靠自身的體制創新,依靠開發越來越大國內市場,依靠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科技進步來解決資源和環境問題。"
——******在美國哈佛大學的演講
材料四、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軌道上來。與此同時,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逐步形成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沿著這條基本路線,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面對紛繁變幻的國際局勢,中國政府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開展積極的外交工作,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中國通史綱要》
、墙Y合材料三、四簡要分析當代中國選擇和平崛起道路的原因。(6分)
原因: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自力更生;中國的發展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
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國經濟在過去長達20多年的時間里,保持年均9%以上的高速度,創造世界經濟增長史上的新奇跡。請概括指出我國為促進"和平崛起"所做的努力。(6分)
努力:從中國國情出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共同繁榮;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積極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17”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