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哲學)——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
一、是什么?
1.感性認識vs理性認識
①區別:認識的初級階段vs高級階段(具體vs概括)
②聯系:兩者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③實現從感~到理~的飛躍
ⅰ.獲取豐富實際的感性材料
ⅱ.加工制作,上升為理性認識: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④實現從理~到感~的飛躍:檢驗認識
二、怎么講?
從材料中帶入
三、怎么干?
①辯證唯物主義要求我們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矛盾普遍性vs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工作實踐中將理論和實踐不斷地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理論中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實現理論的與時俱進。
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材料:看法、認識、判斷、先后
例題
1.九方皋相馬方法的高明之處何在?
是什么: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從感性到理性飛躍的條件
怎么講:九之所以相馬成功是因為他在對馬觀察時沒有拘泥于馬的顏色性別,這些表面因素。而是及時的把對嗎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抓住了千里馬的關鍵因素——速度、耐力達到了找尋千里馬的目的。
2.伯樂之子“相馬”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怎么說:相馬失敗,是因為沒有從實際出發,過分依靠理論,照搬照抄,生吞活剝,只抓住了馬的外表,忽略了千里馬的關鍵因素,所以相馬失敗了。
教條主義,缺乏實踐經驗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沒有認識事物的本質,客觀唯心主義。
3為什么說九方皋相馬的思維方法比找到千里馬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怎么干:辯證唯物主義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要求我們,理論結合實際,在理論中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實現理論的與時俱進。
一、是什么?
2.理性因素vs非理性因素
①定義:
情感、意志(沖動、欲望、想像、直覺、靈感)
②作用:
理性因素:指導、解釋、預見
非理性因素:動力、作用、誘發
③兩者關系:
理性因素是主導,理性因素制約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認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二、怎么講
帶入材料,文科、理科代替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
三、怎么干
創新
科學的創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力
理性分析、嚴密論證+自信、意志力、發散思維、懷疑精神
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規,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創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材料特點:兩種不同學科或者不同人的對比
例題
①既然在數學領域2+5=7是顛撲不破的,為什么在藝術領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是什么:理性因素是理智,非理性因素是沖動、欲望、想像、直覺、靈感。理性因素的功能是指導、解釋、預見,非理性因素的功能是動力、作用、誘發。理性因素是主導,理性因素制約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認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怎么講:在數學領域里偏重計算,以嚴格的論證、定理、推倒為鮮明特色,所以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因此在數學領域里2+5必須等于7;與之相反,在藝術領域中,更多的是以靈感、聯想和發散思維作為主要手段,沒有固定答案有廣闊的可能性,所以2+5可能等于10000。
②在認識活動中,正確處理理性與非理性的關系對科學創新有何重要意義?
怎么干:科學創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理,要求我們把理性分析、嚴密論證+自信、意志力、發散思維、懷疑精神結合,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規,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創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馬原(哲學)——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
一、是什么
真理的特征:
⑴客觀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觀真理,客觀性,是無條件
⑵相對性(具體性)——有待深化,有待拓展
⑶二者聯系:任何真理都是兩者的統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轉化)
二、怎么講
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真理:
反對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
教條主義、機械僵化
懷疑科學、詭辯論
三、怎么干
辯證唯物主義:做工作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在工作中把理論和實踐不斷加以結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理論中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實現理論的與時俱進。
材料特點:講一個曾今的真理,現在失靈不奏效了。
例題
(1)廟僧按照常理,認為石獸應順流而下,從真理的具體性分析其失當之處?
是什么:真理具有絕對性,真理都是客觀真理,是無條件的;真理具有相對性,有待于實踐的進一步檢驗和深化拓展;任何真理都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轉化。
怎么講
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真理:反對絕對主義,教條主義、機械僵化;和相對主義、懷疑科學、詭辯論。正常事物墜入河中一般都順流而下,能在下游被人們找到。但是有不可忽視的前提條件——墜河之物密度小于水。石獸密度遠大于水,原先的結論和真理無法再指導這次的實踐活動。所以廟僧第一次打撈失敗,沒有順利招到石獸,夸大真理絕對性的絕對主義錯誤。
(2)守河堤老兵關于石獸“逆流而上”的見解對我們辯證的思考問題有何啟示?
并舉一例說明之。
怎么干
辯證唯物主義要求我們做工作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把理論和實踐不斷加以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理論不斷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實現與時俱進。
舉例:考研的學習方法不同于其他考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上述科學發現過程在認識論上對我們如何發現和發展真理有哪些啟示?
是什么:真理的絕對性;真理的相對性;二者的關系
怎么講: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真理;反對絕對主義,相對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要求我們····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要求我們····
溫馨提示:歡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試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5
2016.12
考研政治答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