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眾號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嚴格規范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學籍和資助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防范化解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學籍和資助管理工作領域存在的風險。
政策強調“陽光招生”獲聚焦 利好中職學校招生辦學。中等職業教育包括職業高中、普通中專、成人中專、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是我國中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此次教育部發文整治中職招生亂象,光明網、環球網等主流媒體以及四川等地職教管理部門的新媒體賬號普遍關注到,《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實施“陽光招生”,學校要及時注冊和維護中職學生學籍信息,嚴禁注冊“雙重學籍”,清查中職辦學資質、規范招生秩序,違者將面臨暫停招生至取締招生資格不等的處罰。
中職學校招生亂象層出不窮 新規助力緩解“中考焦慮”。每年中職學校招生季,各學校絞盡腦汁地“找生”,為了爭搶生源,有的學校除了加大招生宣傳外,還采取了一些不恰當或違規的招生手段,如有學校有償購買生源信息,發布虛假招生簡章和廣告;有學校違規收取“辦學贊助費”“推薦費”“入場費”;有學校謊稱可以給學生高中學籍,吸引學生報考;有學校主管部門違規限制外地中職學校進入本地招生等。此外,諸如福建福清一職校女生墜亡事件等突發輿情的曝光,也加劇了公眾對中職院校的信任危機。
今年3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2021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堅持職普比例大體相當。在“普職1:1分流”的政策背景下,中職學校的招生亂象加劇了“中考焦慮”,長期來看不利于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此次教育部重拳規范中職學校招生和管理工作,可謂正當其時。
各地“放大招”扎牢制度籬笆 促中職教育行穩致遠。《通知》的出臺,將會讓更多違規招生或喜歡打“擦邊球”的中職學校暴露在陽光下,同時也會促進地方在發展中職教育方面行穩致遠。
日前出臺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不僅鼓勵和支持中職學校設置對接區域重點產業、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產業的專業,還對就業率過低的專業作出限制。據澎湃新聞,《湖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有三個突出亮點:為中職學校、初中生源學校、學校主管部門三方劃定了紅線,確保陽光招生無死角;由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組織相關部門實行雙重監管,實現對各違規主體、違規行為查處全覆蓋;制定“黑名單”,民辦中職學校在招生中嚴重違規者,將永久不得新成為民辦學校舉辦者或實際控制人、決策機構或監督機構組成人員。
破解中職招生難題 勿忘“就業”這劑良藥。破解中職招生難、招生亂,制度層面建起的“鐵門檻”固然重要,但中職學校從內因入手來對癥下藥也很關鍵。觀察發現,中職招生“大戰”主要有兩條戰線:一條是受政策支持的中職學校,其招生任務被層層分解到初中學校,有足夠的潛在生源保證,相關部門甚至動用“一票否決權”為其招生保駕護航;另一條是民辦中職,這些學校進不了中考報考的學校名單,先天不足,生源只能靠搶,用重金動員強大的社會招生“機器”。
綜合中國教育之聲、中國經濟網、大河網、《廣州日報》等媒體輿論觀點,治理中職招生亂象,一條鮮明的共識是,既要從“招生端”遏制虛假宣傳、有償招生、買賣生源等違規行為;又要從“就業端”為中職招生開源,用好就業的指揮棒,打通就業壁壘。當前,隨著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緊迫,職業教育承擔起了更大的重任。只有中職教育走穩走遠,才能夯實基礎,培養出更多大國工匠,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上周職業院校輿情熱點排行中,《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學籍和資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引發輿論關注;福建福清一職校女生墜亡事件引起輿論熱議,當地警方于14日發布通報稱,未發現該女生有被校園霸凌情形,已抓獲造謠者。職業培訓輿情熱點中,人社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 加強技能人才培養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相關解讀文章熱度居高不下。新職業輿情熱點中,助力企業經營的企業合規師迎來了自己的職業標準,相關報考條件正式公布。據悉,中國企業合規專業委員會已聯合中國政法大學,建立企業合規與法律事務管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制定企業合規師等級考試大綱、教育大綱,編纂教材。
中職減免學費政策是國家促進職業教育發展、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的重要舉措。通過了解政策內容、申請條件和具體數據,學生和家長可以更好地把握機會,享受政策帶來的實惠。
河北中職春招補錄政策為錯過春季招生的學生提供了再次選擇的機會。中職春招不僅具有人少競爭孝專業選擇多等優勢,還適合初三在讀學生、轉校生和輟學生等群體報考。
河北中職學校的升學政策為中職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升學途徑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同學們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職業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方式和路徑,并為之努力奮斗。
河北省的中職生自主招生政策為更多有志于職業教育的學子提供了寶貴的升學機會。通過深入了解這些政策,考生可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升學路徑,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矗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