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段考生高考志愿填報得失案例分析
量體裁衣
某省理科考生吳可,高考成績681分。
志愿設想 最初一直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可不可以填報北大或清華。因為成績高出理科本科一批省控線(598分)83分,當時確實想去沖一回,但我又查閱了去年北大和清華在我們省的理科錄取最低分,都超過了省控線近130分,而我今年僅超過80幾分,顯然無望。接下來我把目標放在復旦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兩所學校上。通過對照這兩所學校去年在我們省的錄取情況,其中,復旦大學理科調檔線高出省控線100多分,中國人民大學的調檔線高出省控線80多分,我的成績恰好在中國人民大學去年的調檔范圍之內。于是我推測,如果不出意外,我的成績今年也可能在調檔之列。所以最后決定放棄復旦大學,而準備報考中國人民大學。
志愿情況 提前批:無;本科一批:中國人民大學,專業為金融學、工商管理類、貿易經濟、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政務信息管理),服從專業調劑。無其他志愿。
投檔軌跡 中國人民大學院校在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政務信息管理)預錄--錄取。
數據統計 中國人民大學理科在考生所在省的調檔線為681分,考生所報四個專業最后的錄取最低分分別為:683、687、685、681。
方法點撥 現在可以假設,如果考生第一志愿填報了北大、清華、復旦任意一所學校,都會落選(北大今年在考生所在省理科調檔線為683分,清華為698分,復旦為690分)。事實上,考生能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也是很幸運的事,畢竟剛剛上該校的調檔線,F在想來,考生當時幸好根據自己的實力量體裁衣,報考了中國 人民大學,不然可能就與理想的大學無緣了。
招少慎報
某省文科考生趙芮,高考成績613分。
志愿設想 成績出來后,613分,很高興。我們省文科本科一批的省控線為570分,我的成績高出省控線40多分,我認為選擇空間很大。在填報志愿時,也怕報高了,什么北大、人大、復旦我也不敢報。由于成績上有一些優勢,再加上出于為家庭經濟負擔著想,于是就初步確定了香港中文大學,因為該校有兩個獎學金班(文科基礎班、商科基礎班)四年的學費及住宿費全免。當時我也有擔心,這兩個班在我們省分別都只招一人,要是落選了怎么辦?但經過考慮,還是決定第一志愿報考香港中文大學。另外,由于對財經比較感興趣,所以第二、三志愿就分別準備報考中央財經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
志愿情況 提前批:無;本科一批第一院校志愿:香港中文大學,專業為商科基礎班(獎學金班),不服從專業調劑;第二院校志愿:中央財經大學,專業為會計學、財政學,不服從專業調劑;第三院校志愿:西南財經大學,專業為金融學,不服從專業調劑。無其他志愿。
投檔軌跡 香港中文大學院校在閱預退(原因:所報專業已滿,不服從專業調劑)自由可投中央財經大學院校在閱預退(原因:所報專業已滿,不服從專業調劑)自由可投。
數據統計 香港中文大學文科在考生所在省的調檔線為613分,所報專業最后的錄取最低分為639分。中央財經大學的會計學錄取最低分為624分(第一志愿滿額)。
方法點撥 從很多高校(文科)今年在考生所在省的調檔線看,高出613分的院校有4所,由此看出,考生成績確實選擇空間很大,但所報考的第一志愿學校的專業本身招生人數僅一人,再加上地理優勢和“費用全免”的實惠更會吸引很多人,這樣很多高分者也會報考。所以,對那些招生人數少、同時又有很多優惠條件(如費用全免)的專業或高校,哪怕你是高分考生,在報考時也一定要慎重,要知道高分之上還有高分。
打“政策牌”
某省文科考生張靜,高考成績640分。
志愿設想 成績公布后,對上大學的問題我沒想得太多,主要考慮的是上哪所大學。由于我對清華的新聞學專業很感興趣,我查閱了去年清華文科在本省的調檔線,為612分,高出了當年本科一批文科省控線(541分)71分,而我的成績高出今年本科一批(文科)省控線(571分)70分。我想:如果運氣好的話,上清華還是有希望的。所以,本科一批就準備報考清華。當然,作出這一決定,我還有一張“王牌”,今年本省的幾所本科一批的學校都有“二視一”的承諾,萬一清華上不了,如果第二志愿報考的是這些有“二視一”政策的學校,也不至于落選。這樣也可以給自己留了一條退路。
志愿情況 提前批:無;本科一批第一院校志愿:清華大學,專業為新聞學,服從專業調劑;第二院校志愿:西南財經大學,專業為金融學、工商管理、國際商務、法學,不服從專業調劑;第三院校志愿:上海大學,專業不涉及,略。無其他志愿。
投檔軌跡 西南財經大學院校在閱工商管理專業預錄取錄取。
數據統計 清華大學文科在當地的調檔線為652分;西南財經大學文科調檔線為588分。
方法點撥該考生的志愿設想考慮到了兩個方面,既可以沖刺清華,又利用特殊政策不至于落選,可說是兩全其美之策——如果沖刺成功就最好,不成功還有第二志愿“保底”。雖然考生成績沒上清華調檔線,但超過了西南財經大學在當地調檔線40分的要求,被錄取也是順理成章之事。所以,對一些高分考生而言,成績有望沖刺北大、清華等一流高校的話,就可以采取此策略,把沖刺與“保底”結合起來考慮,成功幾率就很大。
(責任編輯:郭潔)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高分段考生高考志愿填報得失案例分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