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滾動開班
面授、網絡班
中教
常規班、寒暑托
48課時
90分鐘
7-9歲,10-12歲,13-16歲,17-18歲,適合有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升學賽道規劃的學生
大賽背景與目的
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是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主辦的一項全國性賽事,旨在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普及通信創新知識,樹立科學報國的理想信念。大賽以“中國‘芯’助力中國夢”為主題,強調在全球化背景下,通信技術對世界和生活的深遠影響,以及青少年作為未來創新中堅力量的重要性。
大賽賽項設置
大賽設置了四大核心賽項,包括通信科普創意設計賽、通信技術應用挑戰賽、通信工程智能競技賽和通信智能技術創新賽。這些賽項涵蓋了通信原理與應用、通信網絡與安全、無線電、衛星通信、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旨在全面激發青少年對通信科技的興趣與熱情,培養其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大賽組織與參與
自2023年12月啟動以來,大賽吸引了全國范圍內的青少年參與,最終有6000余名選手進入總決賽。參賽選手們在真實的比賽場景中,運用所學知識,發揮創意想象,解決通信科技領域的實際問題,展現自己的才華與風采。大賽還設立了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以及優秀指導教師獎和優秀組織單位獎,以表彰在比賽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團隊。
大賽的意義與影響
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的舉辦,不僅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我國科技創新事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通過此次大賽,將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科技創新熱情,培養更多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為我國的科技創新事業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共同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大賽設置了四大核心賽項:推陳致“芯”——通信科普創意設計賽、“芯”向未來——通信技術應用挑戰賽、慧“芯”智能——通信工程智能競技賽、振“芯”科技——通信智能技術創新賽。這些賽項旨在全面激發青少年對通信科技的興趣與熱情,培養其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為國家的通信事業和科技創新發展播撒希望的種子。
推陳致“芯”——通信科普創意設計賽:以通信相關的創意設計為主,旨在讓學生了解前沿通信技術,激發青少年對通信領域的興趣,提升自主學習及創新思維能力。之前設置未來“芯”世界通信創意賽項、“中國風”創意智造挑戰賽項等賽項。
“芯”向未來——通信技術應用挑戰賽:以通信技術知識與創意設計應用為主,意在鼓勵參賽選手大膽思索,勇于創新,提升青少年在通信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儲備及應用實踐能力。之前設置元控智聯挑戰賽、萬物互聯機器人挑戰賽、互聯互通“芯”挑戰、ZERO - 1創新建構賽賽項等賽項。
慧“芯”智能——通信工程智能競技賽:以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競技為主,提升選手的機械結構設計、編程、策略規劃、手眼協調等綜合能力,激勵青少年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之前設置ENJOYAI足間通信、ENJOYAI智聯萬家、ENJOYAI3D虛擬機器人賽項等賽項。
振“芯”科技——通信智能技術創新賽:通過通信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教育理念與前沿通信技術的有機結合,激發青少年對通信科技創新的興趣及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團隊協作能力與科學探索精神。之前設置智能配送挑戰賽、月球基地建造計劃主題賽、火星遙感探測挑戰賽、賽博空間程序設計賽項等賽項。
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是一項旨在激發青少年對通信科技創新的興趣及熱情的賽事。以下是該大賽的詳細賽事流程:
賽事啟動與報名
發布通知:教育部發布關于舉辦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的通知,明確比賽的目的、意義、賽項設置和技術支持單位等信息。
報名階段:參賽選手根據通知要求進行報名,通常可以通過官方網站或者指定平臺進行在線報名。報名時需填寫相關信息,并選擇參賽的賽道和賽項。
賽前準備與培訓
技術支持:如中望軟件等技術支持單位會提供相關的培訓和指導,幫助參賽選手了解比賽規則和技術要求。這包括提供學習軟件,如人工智能三維仿真軟件,供選手學習和練習。
賽前培訓:組織方可能會安排一系列的線上或線下培訓,幫助參賽選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賽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區域選拔賽
初賽階段:根據報名情況,組織方會在各個區域舉行選拔賽,以篩選出優秀的參賽隊伍。選拔賽的形式可能是虛擬仿真競賽,參賽選手通過編程、調試、仿真等步驟完成比賽任務。
評審與晉級:評審委員會對各參賽隊伍的表現進行評審,評選出優勝者晉級下一輪比賽。
全國總決賽
賽項公布:在總決賽前,組織方會公布具體的賽項,如智能配送挑戰賽和月球基地建造計劃主題賽等。這些賽項旨在通過不同的主題和任務,考察選手的創新思維、團隊協作能力和科學探索精神。
競賽環節:進入總決賽的選手將在全國范圍內同臺競技,完成各自賽道的任務。比賽過程中,選手們需要冷靜應對各種突發難題,展示出自己的創新精神和綜合素養。
評獎與頒獎:比賽結束后,評審委員會將根據各隊的表現進行評獎,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獎項。獲獎選手將獲得榮譽證書和其他獎勵。
賽后總結與反饋
總結大會:大賽組織方會召開總結大會,對整個比賽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表彰優秀選手和團隊,分享比賽經驗和心得。
后續活動:組織方可能會安排一些后續活動,如科技創新夏令營、參觀科技企業等,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對通信科技創新的興趣。
通過上述流程,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展示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的平臺,還通過各種賽項和任務,促進了通信科技知識的普及和應用,為培養未來的科技創新人才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知識與技能提升方面
加深通信科技知識理解
大賽以通信科技為主題,涵蓋無線通信、光纖通信、衛星通信、網絡通信等多個領域。在參賽過程中,學生能深入學習通信原理與應用、通信網絡與安全、無線電、衛星通信、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知識,拓寬知識面,對通信科技領域形成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提高實踐與創新能力
大賽賽項設置富有挑戰性,如通信科普創意設計賽、通信技術應用挑戰賽、通信工程智能競技賽、通信智能技術創新賽等。這些賽項要求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中,通過完成如編程控制機器人進行智能配送、模擬月球基地建造中的通信相關工作等任務,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
二、綜合素養培養方面
增強團隊協作能力
大賽中的許多項目需要學生以團隊形式參與,在團隊合作過程中,學生們需要相互協作、分工明確,共同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讓他們學會如何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優勢,提高團隊整體效率。
培養社會責任感
大賽旨在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通過參與大賽,學生能夠樹立科學報國的理想信念,意識到自己在推動通信科技發展、解決“卡脖子”問題方面可以發揮的作用,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明確自己的學習和成長方向與國家科技發展需求的聯系。
三、升學與發展方面
助力升學競爭
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是教育部白名單競賽自然科學素養類比賽之一。如果學生在大賽中獲得獎項,能夠為升學簡歷增添亮點,在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特殊招生時可以凸顯個人優勢,增加初審通過率,在校測環節有一定助力,面試時也可作為背景補充資料,在升學競爭中獲得領跑優勢。
開拓國際視野(潛在機會)
雖然沒有明確表明該大賽直接提供國際交流機會,但在青少年科技創新領域,一些優秀的成果和學生可能會得到更多關注。類似的青少年科技競賽如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項目和學生有機會代表中國參加國際青少年科學與工程大賽(ISEF)、歐盟青年科學家競賽(EUCYS)等國際賽事。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也有可能為優秀學生未來參與國際交流和國際賽事提供一定的基礎和潛在機會,從而開拓國際視野,提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