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眾號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今年有三所中職學校新申報16個專業,意味著家門口的中職專業又要“上新”啦。記者從市教育局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職業教育加快發展,努力適應產業方向、發展所需。
規模擴大檔次提升,中職高職立交橋貫通
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特別是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已被擺在突出位置。我市現有中等職業學校14所,包括省屬3所、市屬7所以及縣域4所,規模全省領先。市教育局總督學馬萍在發布會上介紹,近三年來,職業教育辦學規模穩步擴大,基礎能力建設、辦學規模、質量提升等方面進步顯著。此前,我市作為全省職業教育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地市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從所獲獎項來看,“十三五”期間我市在全省各類技能大賽中共獲得省級一等獎94個,二等獎176個,三等獎215個,穩步躋身于全省職業教育第一方陣。
中職與高等教育的銜接一直是社會關注焦點。馬萍介紹,我市一直努力在高等職業教育上做增量,尤其是引導本地中職學校與駐蚌高職合作舉辦初中起點三二分段式高職教育,吸納本地及周邊地市生源來蚌入學。“所謂三二分段式高職教育,就是在中職學校就讀3年,在高職就讀2年,打通了中職與高職之間的立交橋。”馬萍介紹,去年省教育廳確定我市5年制高職招生計劃為2535人,而且安徽電子工程學校、蚌埠科技工程學校、蚌埠工藝美術學校、蚌埠商貿學校等4所中職學校還與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計劃招生980人,讓更多蚌埠和周邊學生能在家門口接受高職教育,也充實了高等教育體量。據透露,今年的招生計劃還可能有所增加。
中職與高職、高校的合作日益頻繁。以蚌埠商貿學校為例,就先后與1所大專院校、4所本科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朋友圈”涵蓋安徽財經大學、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蚌埠學院、安徽科技學院、黃山學院等簽約。該校副校長張海峰介紹,通過不斷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校校合作前景廣泛。
職業教育既要培養大批技能型的應用人才,又要培養具有創造性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因而對體制、內容和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改革要求。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職能部門加強與豐原集團、凱盛科技、蚌鐵軌枕、依愛電子科技、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國顯科技等重點企業溝通,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精準掌握用工需求,并作為調整專業的參考依據。在此基礎上,以“強、增、減”,“紅黃牌”等措施綜合調控,對需求大且已開設專業的學校,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做優做強;對學校已開設的專業中社會需求不大、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弱的紅、黃牌專業,進行撤并或調整。比如今年就有三所中職學校新申報16個專業,包括裝備制造等熱門專業,與我市產業方向高度契合。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市已有17所院校(含高校)及220多家企業加入校企交流平臺,近三年來簽訂合作協議65份;商建校外實訓基地57個,訂單培養學生近千人。
“我們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服務導向,積極推動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合作,助力畢業生本地就業。”馬萍表示,2021年以來,市教育局主導召開校企對接會9場,還為特步(安徽)有限公司、沫河口工業園等召開專場對接會,包括駐蚌高校在內的17家院校積極參與,與200多家大中型企業搭建合作橋梁。每年畢業季,市教育局在校園招聘活動中都會邀請本地大型企業,還出臺專門政策鼓勵和推動畢業生留蚌就業。
不僅是在校學生,我市也不斷加強對企業職工的技能培訓,用好獎補杠桿撬動學校和企業的積極性。據悉,在面向企業職工的新型學徒制培訓中,按不低于4000元每人的標準給予補貼。截至目前已有32家企業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1398人。在《蚌埠市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實施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每個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項目補助資金100萬元,以此增強規模化、系統化、個性化培訓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中職減免學費政策是國家促進職業教育發展、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的重要舉措。通過了解政策內容、申請條件和具體數據,學生和家長可以更好地把握機會,享受政策帶來的實惠。
河北中職春招補錄政策為錯過春季招生的學生提供了再次選擇的機會。中職春招不僅具有人少競爭孝專業選擇多等優勢,還適合初三在讀學生、轉校生和輟學生等群體報考。
河北中職學校的升學政策為中職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升學途徑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同學們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職業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方式和路徑,并為之努力奮斗。
河北省的中職生自主招生政策為更多有志于職業教育的學子提供了寶貴的升學機會。通過深入了解這些政策,考生可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升學路徑,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矗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